手机版下载app
请输入要搜索的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科普宣教
当心,6个习惯会让你湿气缠身!这样喝粥,轻松除湿气!发布时间:2019/7/5 8:00:00       浏览次数:3313次

我们常发现有些人,体型肥胖、大腹便便、油头满面,总感到身体很重、浑身不清爽。其实,这些都是体内湿气重导致的。那么,为什么人体会出现湿气重的情况呢?又该怎样调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6个习惯让你湿气缠身


1洗头后毛巾捂着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均汇聚于头。如果洗完头用毛巾捂着,很容易感受湿邪。湿邪性黏腻,易伤阳气,会出现“因于湿,首如裹”的情况,因此,洗完头要尽量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2晚上9点后洗澡

洗澡本身并不会导致体湿,但总是在晚上9点后洗澡,湿邪就很容易入侵。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一天之中也有春夏秋冬之分,晚9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冬,此时要把自己“藏”起来。晚9点又为亥时,是太阴之时,这个时候阳气伏于体内,体表缺少保护,是人体防御能力最弱的时候,此时洗澡,湿气容易进入体内,出现寒湿。



3过食生冷

夏季很多人会进食很多生冷食物来解暑,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生冷寒凉之品会影响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使水湿停滞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猛吹空调

夏天猛吹空调,对身体非常不利。夏天汗出本是一个散湿的很重要途径,而空调营造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当然,空调也不是绝对不能开,而是要适当用,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湿气较重时,最好开启除湿功能。



5喝酒不节制

夏夜吃烧烤、喝啤酒,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舒爽惬意的事,但是酒助湿邪,容易引起体内湿气聚集,致脾胃功能失调。



6久坐不动

《黄帝内经》中说“久坐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因此,要想摆脱湿气缠身,还要动起来,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健步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积存湿气


1观察体重

体内湿气较重的人群,自身的体重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增加,甚至会出现虚胖!体内湿气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自身下肢出现水肿的现象。所以,可以观察自身的体重及下肢水肿情况来判断自身的体内是否存在湿气!

2观察舌苔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腻,并伴随有舌体胖大、舌头边缘有明显齿痕等,则说明体内有湿气。



3观察大小便

湿气重的人,会有小便混浊、大便溏泄等症状。如果大便成形,湿气重会使大便黏腻,很难冲干净厕所。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4观察皮肤

湿气重的人,皮肤会感到痒痒的,像有蚤子在身体爬动一般难受,用手去抓痒,有红色凸起,像被蚊子叮一样

5观察关节

当湿邪伤及到关节时,很明显的就是侵蚀关节,使关节部分气血运行失调,运行不畅,出现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或是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



三款祛湿粥


1赤小豆山楂薏仁粥

做法:取赤小豆50克、薏仁50克、白扁豆20克、茯苓15克、生山楂20克、粳米100克;除粳米外,其他材料放入锅中浸泡30分钟;粳米洗净,倒入浸泡食材的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10分钟后改小火煮20分钟即可,趁热食用。




功效:茯苓为利水消肿之要药,也可用于脾虚诸证,与薏仁配伍,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赤小豆能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有补脾化湿的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这道药膳对于痰湿体质兼有心神不安、食欲差等症状有较好作用。需注意的是,脾胃虚弱、胃酸过多者禁食此方。

2山药冬瓜粳米粥

做法:取山药100克、冬瓜150克、粳米200克。冬瓜、山药去皮、洗净、切厚片,葱、姜洗净切末。锅内放油烧热,放入葱丝、姜末略爆,加入清水煮沸,放入山药、冬瓜,中火煮至熟透,粳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小火慢煮30分钟;加入盐、葱末等调味即可。




功效:山药味甘性平,滋补性强,乃平补肺脾肾之佳品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归肺、大小肠、膀胱经,《本草备要》中记载,冬瓜“寒泻热,甘益脾,利二便、水肿,止消渴,散热毒、痈肿”。两者相辅,起到健脾、益气、利湿之效。


3茯苓麦冬小米粥

做法:准备茯苓15克、麦冬15克、小米100克。茯苓和麦冬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成浓汁,去渣留汁备用。小米洗净,倒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倒入药汁,改小火继续煮30分钟即可。




功效: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作用。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这道药膳粥对于脾虚湿热兼有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来源: 人民健康网、健康八桂北卫生计生官微

编辑:董媛媛 闫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