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下载app
请输入要搜索的内容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新闻
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首例机器人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发布时间:2023/7/26 17:58:00       浏览次数:2155次

近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首例3D结构光神经外科机器人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顺利完成。该手术的完成,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步入了精准、微创、快速、智能的“机器人手术时代”。

患者为53岁男性,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月余”入院。入院后行头颅核磁检查显示,病变位于胼胝体区,病变位置深,体积大,呈弥漫性生长,手术切除风险高。经科室讨论后决定采用多模态影像辅助下的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手术,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制定下一步综合治疗方案。在神经外科主任李春晖的指导下,手术由首席医师田少辉主刀,骨干医师徐江龙、责任医师费宏安担任助手,在手术室、麻醉科等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我院引进的是最新一代多功能3D结构光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供医生在术前选择最优手术路径,同时避开功能区及血管等重要结构,具有精准“导航”的能力,定位精度在0.5mm以内,实现了微创、精准的神经外科治疗理念。丘脑、脑干及胼胝体区等生命中枢部位或术前诊断困难的病变一直是临床诊疗的难点,我院神经肿瘤治疗团队通过与肿瘤内科、放射治疗科、神经内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讨论,利用机器人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可极大缩短患者诊断及治疗时间,为临床中诊断困难的可疑颅内病变患者(如胶质瘤、转移瘤、淋巴瘤、脱髓鞘病变、脑脓肿、颅内炎症等)或位于功能区开颅手术风险极大的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及个体化治疗。

我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方川表示,随着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神经外科手术也正在向着微创、精准、高效的方向不断突破。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对促进神经外科的微创化和精准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当代神经外科医生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落户我院,代表我院神经外科向“微创、精准时代”迈进,将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温馨提示

机器人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的适应症:

1.位于脑重要功能区或脑深部(胼胝体、基底节、鞍区、松果体区、脑干、中线区等部位)病变性质不明确,或不能除外系统性疾病累及颅内者;预计开颅手术将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失,而又必须明确病变性质者。

2.颅内多发病变、弥漫性半球分布病变,不能明确病理性质,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便下一步正确治疗者。

3.疑为颅内炎性病变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颅内病变,如脱髓鞘病变、进行性多发性白质脑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等,需得到病理学诊断,协助临床诊治者。

4.体质差、不能耐受或拒绝开颅切除手术,欲明确肿瘤性质决定化疗或放疗方案者。

5.需要病理学诊断或分级来指导拟行放化疗及伽玛刀等治疗的颅内病变者。

6.脑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需做出鉴别诊断,以便下一步正确治疗者。

7.不适合切除颅内肿瘤需要获得病灶组织检材,完成分子病理学诊断,制定靶向治疗方案者。